聚焦优环境 服务出实招
3月16日,金融支持宜都高质量发展“春风行”银企对接暨信用培植活动启动仪式在宜都大酒店举行,银政企现场签约346.34亿元。
当日,农行三峡分行、三峡农商行、汉口银行宜昌分行分别与宜都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真金白银支持宜都高质量发展。为全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宜都市11家金融机构分别与该市部分重点项目及信用培植银企帮扶企业签订了授信协议,东阳光、华阳化工、永鑫精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及企业得到金融扶持,部分企业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作为全国百强县市,宜都市2020年跻身赛迪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第77位,连续七年进位赶超,连续16年被评为全省“金融信用县市”。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11家,金融服务能力大大增强。2020年底,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23.52亿元、贷款余额243.15亿元,存贷比76%,主要指标居宜昌前列,该市经济金融呈现持续健康向上发展态势。
秭归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
从签约到投产不到100天
三峡日报讯(记者宋潇潇,通讯员曾玉、韩力)“昨天白茶开园,今天早上6点,客户就在门口等着收干茶叶了,‘俏’得很!”3月16日,位于秭归县茅坪镇建东村的湖北三峡龙溪茶业有限公司车间一派忙碌景象,董事长钱罗洪喜上眉梢,该公司连夜生产的90公斤“开园白茶”,被来自江苏宜兴的客商一购而空,而新的客户订单源源不断到来。
“从落地到建成不到100天,我感受到了响当当的‘秭归速度’。”钱罗洪由衷感慨。
“秭归速度”的背后,缘于该县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去年年底,总投资5000万元的湖北三峡龙溪茶业建设项目在建东村落地,为了让一期项目赶在今年春茶开园前投产,该县成立了项目协调小组,化身金牌“保姆”,积极跟进用地手续报批以及场地平整等工作,同时协调相关单位迅速主动对接企业承接项目清表等内容,根据企业需求动态调整项目建设。
为确保项目建设不折腾、不“窝工”、抢春茶开园节点,项目组第一时间邀请住建、规划、供电供水供气等相关部门进行会商,将困难前置解决。
考虑到春节假期可能影响工期,建东村委会正月初五就组织基建及设备安装调试工人返厂复工……一次次精细的服务,保障了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 “一切盯着项目,风雨无阻,为项目顺利建设营造一流环境。”建东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李胜告诉记者。
“保姆式”服务孵出开门红。自3月2日该公司一期项目正式投产至今,已产绿茶、红茶9吨,销售额达450多万元,预计全年产值将突破3000万元,将提供300多个岗位,带动周边5000户茶农增收。
我市市场监管系统
开展四大行动 优化营商环境
三峡日报讯(记者陈曦、通讯员田力)3月15日,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宜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将开展四大行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该局将开展服务主体大调研行动。聚焦1 至2 个主题,由各牵头事项分管领导围绕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等方面,广泛开展调研、走访、座谈等,主动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力争形成更多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更大力度的改革举措,适时上升为政策制度;开展惠企政策大宣传行动。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开展惠企政策宣传解读,出台针对创业者和小微企业精准推送、“免申即享”服务措施,提高政策知晓率和执行面,实现由“企业找政策”向“主动送政策”转变;开展业务能力大提升行动。完善业务能力培训机制,加大对窗口一线人员业务培训力度。会聚业务能手、业务骨干组成全市业务指导师资库,多措并举提升系统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开展政策规定“废改立”行动。全面清理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物价等部门政策文件,做好“废改立”工作。对基层和市场主体亟须的相关政策,按程序开展政策研究和制订工作。
宜昌人才网
当日,农行三峡分行、三峡农商行、汉口银行宜昌分行分别与宜都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真金白银支持宜都高质量发展。为全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宜都市11家金融机构分别与该市部分重点项目及信用培植银企帮扶企业签订了授信协议,东阳光、华阳化工、永鑫精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及企业得到金融扶持,部分企业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作为全国百强县市,宜都市2020年跻身赛迪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第77位,连续七年进位赶超,连续16年被评为全省“金融信用县市”。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11家,金融服务能力大大增强。2020年底,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23.52亿元、贷款余额243.15亿元,存贷比76%,主要指标居宜昌前列,该市经济金融呈现持续健康向上发展态势。
秭归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
从签约到投产不到100天
三峡日报讯(记者宋潇潇,通讯员曾玉、韩力)“昨天白茶开园,今天早上6点,客户就在门口等着收干茶叶了,‘俏’得很!”3月16日,位于秭归县茅坪镇建东村的湖北三峡龙溪茶业有限公司车间一派忙碌景象,董事长钱罗洪喜上眉梢,该公司连夜生产的90公斤“开园白茶”,被来自江苏宜兴的客商一购而空,而新的客户订单源源不断到来。
“从落地到建成不到100天,我感受到了响当当的‘秭归速度’。”钱罗洪由衷感慨。
“秭归速度”的背后,缘于该县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去年年底,总投资5000万元的湖北三峡龙溪茶业建设项目在建东村落地,为了让一期项目赶在今年春茶开园前投产,该县成立了项目协调小组,化身金牌“保姆”,积极跟进用地手续报批以及场地平整等工作,同时协调相关单位迅速主动对接企业承接项目清表等内容,根据企业需求动态调整项目建设。
为确保项目建设不折腾、不“窝工”、抢春茶开园节点,项目组第一时间邀请住建、规划、供电供水供气等相关部门进行会商,将困难前置解决。
考虑到春节假期可能影响工期,建东村委会正月初五就组织基建及设备安装调试工人返厂复工……一次次精细的服务,保障了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 “一切盯着项目,风雨无阻,为项目顺利建设营造一流环境。”建东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李胜告诉记者。
“保姆式”服务孵出开门红。自3月2日该公司一期项目正式投产至今,已产绿茶、红茶9吨,销售额达450多万元,预计全年产值将突破3000万元,将提供300多个岗位,带动周边5000户茶农增收。
我市市场监管系统
开展四大行动 优化营商环境
三峡日报讯(记者陈曦、通讯员田力)3月15日,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宜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将开展四大行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该局将开展服务主体大调研行动。聚焦1 至2 个主题,由各牵头事项分管领导围绕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等方面,广泛开展调研、走访、座谈等,主动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力争形成更多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更大力度的改革举措,适时上升为政策制度;开展惠企政策大宣传行动。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开展惠企政策宣传解读,出台针对创业者和小微企业精准推送、“免申即享”服务措施,提高政策知晓率和执行面,实现由“企业找政策”向“主动送政策”转变;开展业务能力大提升行动。完善业务能力培训机制,加大对窗口一线人员业务培训力度。会聚业务能手、业务骨干组成全市业务指导师资库,多措并举提升系统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开展政策规定“废改立”行动。全面清理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物价等部门政策文件,做好“废改立”工作。对基层和市场主体亟须的相关政策,按程序开展政策研究和制订工作。
根据《宜昌市 2021 年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清单》,该局共梳理出牵头责任事项22 项,其他有关责任事项4 项,实行项目化管理,按照“一个事项一名局领导负总责、相关单位(科室)明确一名同志担任项目负责人”的方式,将工作职责压实到人、到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