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奋斗路 心声献给党
刘开岳 见证农民喜领养老金 刘开岳,市社保局党总支副书记,一名有着33年党龄的老党员。工作38年,他见证了宜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全覆盖。 出生长阳农家的刘开岳,曾经特别害怕回老家。“当农民的大嫂刘美名常问我,城里人老了有养老金,农民老了怎么办?” 刘美名担忧的眼神,让刘开岳有点难受。“在党的领导下,农民有了土地,如果再能拿上养老金就更好了!” 为了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9年我国开始实行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7月1日,长阳纳入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第三批试点。 得知消息后,刘开岳第一时间给大嫂打去电话。刘美名高兴地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每年缴费100元。 2015年12月,年满60岁的刘美名拿到了第一笔养老金——80.06元。那天,她特意给刘开岳打了一个电话:“大嫂以后也是按月领养老金的人了!” 经过4次调整,现在刘美名每月可领取125.06元养老金。“看病有医保,自己还能种地,这些钱就存着养老!”刘美名高兴地说道。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启动后,刘开岳和同事们下基层挨家挨户做工作,动员农民缴费参保。2012年7月1日,宜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2020年底,全市城乡居保参保164.46万人,人均享受待遇136元/月。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刘晶晶 通讯员 赵婷婷
王国玉 家门口放心看病是百姓之福 “在医院干了一辈子,看到现在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老百姓看病就医越来越方便,很欣慰。”84岁的王国玉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很高兴有生之年能见证医疗卫生领域的巨变。 拥有60年党龄的王国玉,先后历任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退休后曾担任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书记。 回忆起过往艰苦岁月,王国玉说,刚到医院工作时只有300张床位,不分科室,医院基础设施差、医疗设备少,破旧的病房总是挤满了人。每天面对紧缺的床位和远道而来急切看病就医的患者,王国玉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医院的软件、硬件都发生巨大变化。谈起市中心医院的发展和变化,王国玉如数家珍:“300张床位变成3000张,两座小楼百余名医护人员到现在的几个院区3000多名医护的强大团队,3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医疗设备愈发高精尖,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5分钟生命链,畅通绿色生命通道;日间手术,让健康安全且高效,无假日门诊,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这些年医院借助智慧医疗建设不断完善诊疗服务新模式 。”王国玉感慨道,正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心医院搭上了医疗体制改革的快车,老百姓得到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蔡昶 通讯员 舒德喜
何怀功 参与建设水电站37座 “电力不仅给山区人民带来了光明,更点亮了致富小康路。”6月23日,有着49年党龄的国网宜昌供电公司退休职工何怀功翻着泛黄的笔记本,向记者讲述他的水电人生。 上世纪70年代,在秭归县郭家坝公社绿化大队(现为郭家坝镇邓家坡村),村民们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点煤油灯推磨打米,生活过得艰辛。身为秭归县水利局职工的何怀功暗下决心:“我要用所学水电知识,让村民过上轻松、亮堂的日子。” 秭归山高坡陡水急,是国家大电网建设的“拦路虎”,但兴建小水电站条件绝佳。在党的领导下,秭归兴起修建小水电高潮。1976年,装机50千瓦的绿化水电站建成。 “当时通电时,大家像过年一样高兴,到处敲锣打鼓。”忆起小水电站刚建好时的情景,作为参建者的何怀功眼里满是兴奋。不少村民家里装上了电灯,同时利用水电站的水能推磨。 为了兴建水电站,何怀功一心扎在山水之间,每年在家时间不超过20天。在秭归、兴山工作期间,他参与建设水电站37座。 由于葛洲坝工程建设,1984年绿化水电站被拆除。自此,邓家坡村并入国家大电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村民用电量逐渐增大。2014年起,秭归县供电公司开始对邓家坡村进行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 如今,在邓家坡村脐橙园里,果农通过电动“小火车”转运脐橙,有机肥入田、脐橙下山不再难。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赵璟一 通讯员 李治飞
王先清 让安琪产品走向千家万户 6月21日,安琪健康食品原料产业园,一座座现代化的智能工厂房宽敞明亮。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投资部副部长、有着35年党龄的王先清说:“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没有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就没有安琪的今天。” “1989年,公司第一条酵母生产线建成投产。”说起第一次购买原料糖蜜,王先清记忆深刻,“当时糖蜜属于计划物资,用于糖厂生产酒精不对外销售,我们多方联系才在广东湛江买到了一部分。” 但没想到的是,运输也是个大难题,糖蜜外运需糖业主管部门批准。为了审批,他克服种种困难才将糖蜜运回宜昌。“我当时有一个心愿,希望市场能活跃起来,让安琪产品走向千家万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发挥,公司的糖蜜资源和运输有了充分保障。1994年,安琪酵母扩建,产能达到每年4000吨,是国内最大的酵母生产线。2000年安琪酵母上市,越来越多的产品走向千家万户。 为了保证赤峰安琪酵母的糖蜜供应,2012年安琪赤峰糖业项目启动。作为负责人,王先清负责项目建设、人员招聘和生产准备。2017年,赤峰安琪酵母实施搬迁扩建,产能达到年产25000吨。这是安琪 “东西南北中”酵母生产布局的重要支点,覆盖东北、华北的酵母市场。王先清有一个新愿望:“今年,希望安琪早日成为世界酵母行业的龙头。”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赵璟一 通讯员 李成群
黄田厚 把茶树变成村民的“幸福树” 6月21日,夏至。坐在自家的房屋前,瞅着不远处碧绿的连片茶园,点军区土城乡花栗树村原党支部书记黄田厚心中感慨万分。“在我当书记的时候,茶树没能让村民摘掉贫穷的帽子,是‘伤心树’。现在,茶树成了‘幸福树’,这一大片茶园就是‘绿色银行’啊!” 今年72岁的黄田厚,1977年入党,1985年至1999年担任花栗树村党支部书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时兴“一村一业”发展农村经济。黄田厚和村干部经过认真谋划,利用村里的土壤气候特点,发展了几百亩茶园,茶叶成了村里的第一大产业。本想着靠茶叶发家致富,可由于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加之村民们缺乏种植技术,茶叶的亩均收益较低,村民们守着茶园过着苦日子。 2014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与湖北车溪人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形势发生了变化。公司对村里连片茶园进行高标准改造,向茶农传授种植技术,推行绿色防控病虫害,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证了茶叶品质。 依托龙头企业带动,通过种植生态绿色茶叶,花栗树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由2015年不足3000元,猛增到2019年的12000元,提前实现整村脱贫出列。“前年,村里还建起了宜昌红茶文化产业园,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黄田厚的笑容里,满是对生活的热爱。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揭兴伟 通讯员 熊向华
刘家俊 在音乐教学上发光发热 “今非昔比。现在排练室不仅多而且宽敞、设施齐全,而且艺术班种类多,想学什么都有,体验非常好。” 6月29日上午,82岁的退休教师刘家俊正在市老年大学的排练室里,带领老年艺术团萨克斯班的学员们演奏红歌,谈起从教60多年来的变化,他连连赞叹。 回想上世纪60年代,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宜昌一中首次要开设音乐课,但学校里没有音乐教师,怎么办?原本在学校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他,因擅长乐器演奏,被临时顶上,成了学校唯一的音乐老师。学校唯一的教学乐器是一台破旧的钢琴,他就靠着这台旧钢琴和简陋的录音机,给同学们上音乐赏析课。 上世纪90年代,从武汉音乐学院调来一位老师,从此学校有了专业的音乐老师。后来学校陆续建起专门的音乐教室、排练厅,又新增了几台钢琴。音乐赏析课也不再仅仅是听录音了,而是通过现代化投影设备观看现场演奏视频。 如今的宜昌一中,音乐老师人才济济,每年还招收艺术特长生,向全国各大音乐学院输送艺术专业人才,而老年大学的教学环境也从2000年他刚退休的单个、拥挤的活动室,变成了现在宽敞明亮、场地多、内容丰富的大课堂。 虽退休多年,但刘家俊依然活跃在教育事业的舞台上。他希望继续发挥余热,和老年艺术团的成员们一起通过专业精良的音乐演奏,为市民送上精神文化盛宴,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添彩。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孔维敏
陈泽聘 助力贫困学子圆大学梦 “谢谢您们,让我姑娘走出大山,念上大学。”一位受助学生的母亲专程从兴山赶来道谢,她紧紧握住陈泽聘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几年前的这一幕,陈泽聘至今记忆犹新。 1931年,陈泽聘出生在长阳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每年要帮家里给地主缴8担粮,小小年纪还被抓去当壮丁,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是共产党把我从苦难中解救出来,使我获得了新生。”陈泽聘说,新中国成立后,自己当上了生产队队长,后又参军入伍,一路潜心自学,从少尉、中尉成长到上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我。” 退休后,陈泽聘成为南苑军休所的管委会主任,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尝过没书读的滋味,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不再有孩子因贫穷而失学。陈泽聘继续发挥余热,组织成立了捐资助学小组,“每年从工资里拿出点钱,就能让孩子有学上,我第一个捐!”在他的影响下,6年间,退休干部们筹集资金逾10万元,先后帮扶16名学子圆大学梦。 前两天,90岁的陈泽聘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曾经受助的孩子们寄来的感谢信贴满了一墙,还有人千里迢迢送来自家种的橙子。”陈泽聘说,是党让自己过上新生活,要把希望的“火种”传递下去!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谷一鸣
宜昌人才网
王国玉 家门口放心看病是百姓之福 “在医院干了一辈子,看到现在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老百姓看病就医越来越方便,很欣慰。”84岁的王国玉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很高兴有生之年能见证医疗卫生领域的巨变。 拥有60年党龄的王国玉,先后历任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退休后曾担任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书记。 回忆起过往艰苦岁月,王国玉说,刚到医院工作时只有300张床位,不分科室,医院基础设施差、医疗设备少,破旧的病房总是挤满了人。每天面对紧缺的床位和远道而来急切看病就医的患者,王国玉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医院的软件、硬件都发生巨大变化。谈起市中心医院的发展和变化,王国玉如数家珍:“300张床位变成3000张,两座小楼百余名医护人员到现在的几个院区3000多名医护的强大团队,3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医疗设备愈发高精尖,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5分钟生命链,畅通绿色生命通道;日间手术,让健康安全且高效,无假日门诊,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这些年医院借助智慧医疗建设不断完善诊疗服务新模式 。”王国玉感慨道,正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心医院搭上了医疗体制改革的快车,老百姓得到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蔡昶 通讯员 舒德喜
何怀功 参与建设水电站37座 “电力不仅给山区人民带来了光明,更点亮了致富小康路。”6月23日,有着49年党龄的国网宜昌供电公司退休职工何怀功翻着泛黄的笔记本,向记者讲述他的水电人生。 上世纪70年代,在秭归县郭家坝公社绿化大队(现为郭家坝镇邓家坡村),村民们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点煤油灯推磨打米,生活过得艰辛。身为秭归县水利局职工的何怀功暗下决心:“我要用所学水电知识,让村民过上轻松、亮堂的日子。” 秭归山高坡陡水急,是国家大电网建设的“拦路虎”,但兴建小水电站条件绝佳。在党的领导下,秭归兴起修建小水电高潮。1976年,装机50千瓦的绿化水电站建成。 “当时通电时,大家像过年一样高兴,到处敲锣打鼓。”忆起小水电站刚建好时的情景,作为参建者的何怀功眼里满是兴奋。不少村民家里装上了电灯,同时利用水电站的水能推磨。 为了兴建水电站,何怀功一心扎在山水之间,每年在家时间不超过20天。在秭归、兴山工作期间,他参与建设水电站37座。 由于葛洲坝工程建设,1984年绿化水电站被拆除。自此,邓家坡村并入国家大电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村民用电量逐渐增大。2014年起,秭归县供电公司开始对邓家坡村进行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 如今,在邓家坡村脐橙园里,果农通过电动“小火车”转运脐橙,有机肥入田、脐橙下山不再难。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赵璟一 通讯员 李治飞
王先清 让安琪产品走向千家万户 6月21日,安琪健康食品原料产业园,一座座现代化的智能工厂房宽敞明亮。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投资部副部长、有着35年党龄的王先清说:“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没有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就没有安琪的今天。” “1989年,公司第一条酵母生产线建成投产。”说起第一次购买原料糖蜜,王先清记忆深刻,“当时糖蜜属于计划物资,用于糖厂生产酒精不对外销售,我们多方联系才在广东湛江买到了一部分。” 但没想到的是,运输也是个大难题,糖蜜外运需糖业主管部门批准。为了审批,他克服种种困难才将糖蜜运回宜昌。“我当时有一个心愿,希望市场能活跃起来,让安琪产品走向千家万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发挥,公司的糖蜜资源和运输有了充分保障。1994年,安琪酵母扩建,产能达到每年4000吨,是国内最大的酵母生产线。2000年安琪酵母上市,越来越多的产品走向千家万户。 为了保证赤峰安琪酵母的糖蜜供应,2012年安琪赤峰糖业项目启动。作为负责人,王先清负责项目建设、人员招聘和生产准备。2017年,赤峰安琪酵母实施搬迁扩建,产能达到年产25000吨。这是安琪 “东西南北中”酵母生产布局的重要支点,覆盖东北、华北的酵母市场。王先清有一个新愿望:“今年,希望安琪早日成为世界酵母行业的龙头。”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赵璟一 通讯员 李成群
黄田厚 把茶树变成村民的“幸福树” 6月21日,夏至。坐在自家的房屋前,瞅着不远处碧绿的连片茶园,点军区土城乡花栗树村原党支部书记黄田厚心中感慨万分。“在我当书记的时候,茶树没能让村民摘掉贫穷的帽子,是‘伤心树’。现在,茶树成了‘幸福树’,这一大片茶园就是‘绿色银行’啊!” 今年72岁的黄田厚,1977年入党,1985年至1999年担任花栗树村党支部书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时兴“一村一业”发展农村经济。黄田厚和村干部经过认真谋划,利用村里的土壤气候特点,发展了几百亩茶园,茶叶成了村里的第一大产业。本想着靠茶叶发家致富,可由于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加之村民们缺乏种植技术,茶叶的亩均收益较低,村民们守着茶园过着苦日子。 2014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与湖北车溪人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形势发生了变化。公司对村里连片茶园进行高标准改造,向茶农传授种植技术,推行绿色防控病虫害,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证了茶叶品质。 依托龙头企业带动,通过种植生态绿色茶叶,花栗树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由2015年不足3000元,猛增到2019年的12000元,提前实现整村脱贫出列。“前年,村里还建起了宜昌红茶文化产业园,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黄田厚的笑容里,满是对生活的热爱。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揭兴伟 通讯员 熊向华
刘家俊 在音乐教学上发光发热 “今非昔比。现在排练室不仅多而且宽敞、设施齐全,而且艺术班种类多,想学什么都有,体验非常好。” 6月29日上午,82岁的退休教师刘家俊正在市老年大学的排练室里,带领老年艺术团萨克斯班的学员们演奏红歌,谈起从教60多年来的变化,他连连赞叹。 回想上世纪60年代,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宜昌一中首次要开设音乐课,但学校里没有音乐教师,怎么办?原本在学校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他,因擅长乐器演奏,被临时顶上,成了学校唯一的音乐老师。学校唯一的教学乐器是一台破旧的钢琴,他就靠着这台旧钢琴和简陋的录音机,给同学们上音乐赏析课。 上世纪90年代,从武汉音乐学院调来一位老师,从此学校有了专业的音乐老师。后来学校陆续建起专门的音乐教室、排练厅,又新增了几台钢琴。音乐赏析课也不再仅仅是听录音了,而是通过现代化投影设备观看现场演奏视频。 如今的宜昌一中,音乐老师人才济济,每年还招收艺术特长生,向全国各大音乐学院输送艺术专业人才,而老年大学的教学环境也从2000年他刚退休的单个、拥挤的活动室,变成了现在宽敞明亮、场地多、内容丰富的大课堂。 虽退休多年,但刘家俊依然活跃在教育事业的舞台上。他希望继续发挥余热,和老年艺术团的成员们一起通过专业精良的音乐演奏,为市民送上精神文化盛宴,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添彩。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孔维敏
陈泽聘 助力贫困学子圆大学梦 “谢谢您们,让我姑娘走出大山,念上大学。”一位受助学生的母亲专程从兴山赶来道谢,她紧紧握住陈泽聘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几年前的这一幕,陈泽聘至今记忆犹新。 1931年,陈泽聘出生在长阳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每年要帮家里给地主缴8担粮,小小年纪还被抓去当壮丁,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是共产党把我从苦难中解救出来,使我获得了新生。”陈泽聘说,新中国成立后,自己当上了生产队队长,后又参军入伍,一路潜心自学,从少尉、中尉成长到上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我。” 退休后,陈泽聘成为南苑军休所的管委会主任,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尝过没书读的滋味,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不再有孩子因贫穷而失学。陈泽聘继续发挥余热,组织成立了捐资助学小组,“每年从工资里拿出点钱,就能让孩子有学上,我第一个捐!”在他的影响下,6年间,退休干部们筹集资金逾10万元,先后帮扶16名学子圆大学梦。 前两天,90岁的陈泽聘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曾经受助的孩子们寄来的感谢信贴满了一墙,还有人千里迢迢送来自家种的橙子。”陈泽聘说,是党让自己过上新生活,要把希望的“火种”传递下去!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谷一鸣
余远国 习艺传承枝江楠管43年 余远国,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枝江楠管宜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三级教授,习艺传承枝江楠管长达43年。 余远国12岁时拜师学艺枝江楠管。在他的记忆里,“1985年前,从艺地点大多在枝江本地。”2007年,枝江楠管被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省、市、县政府及文旅部门不断加大抢救保护工作力度,出台相关政策,设立传承基地、传习所、工作室、非遗馆等。 作为传承人,余远国推动枝江楠管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并于2010年将楠管作为重要内容的《三峡民俗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建成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2012年以来,余远国创作楠管作品近20个,参与民俗节庆等活动表演百余场。2020年初,余远国创作的枝江楠管抗疫作品《誓把病毒消灭光》《同心抗疫,中国力量撼天地》,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楠管表演形式为全民抗疫鼓干劲、增信心,为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点赞!其作品被《人民日报》等媒体相继转载,点击量破百万。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有着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余远国创作楠管作品《说唱党的精神谱系》为党送上了生日祝福。 “枝江楠管的保护和传承一直在路上,我将用绵薄之力服务乡村文化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