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点滴暖心事 温暖宜昌城
日期:2022-01-10 浏览

在东山大道275号路边,经张家坡社区“小板凳大民生”征求居民意见后,老房子的围墙变身手绘漫画文化墙,成为街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时刚 摄

当好农民工的“娘家人”,让农民工在城区感受“家”的温暖;当好居民的“守护人”,服务居民,为居民排忧解难;当好残疾人的“贴心人”,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

悠悠万事,民生为本。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随着一桩桩利民实事落地落实,一件件惠民之举做精做细,“暖心事”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精心“烹饪”快乐大餐

打造宜昌首届农民工春晚

“真的没想到,我们农民工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春晚。”2021年12月26日下午3时许,位于高新区兰台路的秭归县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一片欢声笑语。看着台上精彩的演出,身着红马甲、整天为春晚忙碌的乔清荣激动地说。

“我们进城打工就像候鸟一样生活着,但候鸟是一群一群的,我们却是各忙各的,冷暖自知。”乔清荣动情地说,是王华君书记让他们在宜昌城区有了“家”。他们经常在“家”里沟通交流,爱心互助,让漂泊在外的他们心里有了归宿,不再孤单。

多年来,身为一名秭归在宜农民工、出租车司机,也是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王华君一直为让农民工在城里有个家而努力。2014年,宜昌城区首个“流动党员之家”“农民工服务中心”先后挂牌,王华君当选为秭归县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

有了更大的平台,王华君带领团队先后建立139个农民工联络服务站,为在宜农民工提供帮思想、帮“双创”(创业就业)、帮维权、帮解困、帮成才等“五帮”志愿服务。截至目前,他帮助4000多名农民工实现就业,为农民工维权讨薪达1890万元,争取资金200余万元,支持20余人成功创业。

“目前在宜的秭归籍务工人员有4万多人,流动党员859名。”在王华君看来,现在农民工的口袋逐渐富了起来,但精神文化生活还有待改善。

王华君说,举办农民工春晚,既是为了展现农民工纯朴善良、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传达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的关爱与回馈,也是为了丰富农民工的精神生活,为他们送上献上一份温暖、隆重的春节大礼,让大家学典型学先进,凝心聚力为宜昌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菜地变乐园

小改变成就大幸福

“太感谢了!确确实实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2021年12月22日下午,暖阳下的东山大道273号航道宿舍一角,看着正在修建电动车充电棚的工人们,周边居民围着张家坡社区网格员陈玥瑶点赞道。

记者看到,约150多平方米的水泥地中间整齐摆放着石桌石凳,角落里是专门的晾晒区,一排排不锈钢架子上晒满衣被,而左侧的电动车棚正在搭建。

“以前这里是块菜地,又脏又乱,电动车也是乱停乱放,飞线充电埋下了不少隐患,大件被子等一般要下来牵绳子晾晒。”80岁的居民李大爷说,现在好了,菜地变成水泥地,花坛里鲜花争芳斗艳,不仅环境变好了,电动车充电,衣被晾晒等问题都解决了,住的更加舒适安逸。

居民口中的大好事得益于社区创新实施的“小板凳大民生”协商议事制度。

近日,张家坡社区党委组织航道宿舍党支部党员、居民代表、社区工作者召开“小板凳大民生”协商议事会,大家搬着小板凳,就坐在居民楼下协商小区亟需解决的问题,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需求,最终决定改造小区原有脏乱差的菜地。

像这样的协商议事从2021年4月至今已经开展了52次。解决了市政宿舍小区居民排水不畅,东山大道279号居民楼无门禁,猴王宿舍下水道频繁堵塞等一批困扰居民的疑难热点问题。

“让居民当小区的主人,无论大事小事都是居民们自己说了算,可以更好地调动居民共建共治家园的积极性,达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张家坡社区党委书记洪娇,今后也会更好地坚持该制度,更好地帮助居民解决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弱势群体

让残疾人温暖过新年

“你又来啦!”日前,金家台社区64岁的陈女士看着上门的陈实志愿服务队队员徐世华,激动地反复说着这句话。

陈女士是智力障碍者,和儿子相依为命,因工作繁忙,儿子无法长时间在家照看她。

徐世华和队员们早先了解到她家的困难情况后时常挂念,便经常上门看望陈女士,送上物资,添份温暖。

当天下午,“圆残疾人新年梦想捐赠仪式”在金家台社区分会场举行,周大福爱心义工队代表在陈实志愿服务队队员的组织下,为该社区的五户残障家庭分别送上不同的物资,包括大米、食用油、收音机和微波炉。

现场,孟爷爷高兴地替肢体一级残疾的儿子领到了想要的收音机。84岁的杜奶奶独自照顾精神残疾的女儿,在活动现场也领到了自己想要的微波炉,方便给女儿热饭菜。

包括陈女士在内的两户家庭因不便到现场,周大福爱心义工队代表和徐世华便将爱心物资送上门。

由宜昌市残疾人联合会、宜昌市慈善总会、民建宜昌市委员会、三峡商报共同开展的“圆残疾人新年梦想”活动,自2007年开展以来,已连续举办了十五届,成为宜昌市乃至湖北省的品牌助残活动。


如今,这一爱心活动在众多爱心人士慷慨解囊下,在爱心企业的参与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帮扶下,已累计帮助10000多户次困难残疾人圆梦,涌现了无数个让人感动的故事,定格了许多让人感怀的瞬间,在全市上下掀起了一次次扶残助残的热潮。
















宜昌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