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宜昌:努力领跑“电化长江”新赛道播
日期:2023-01-01 浏览
2022年宜昌市港航建设维护中心“加强新能源船舶应用推广 努力开启电化长江新征程”新闻通气会在城区召开,现场介绍了宜昌加强新能源船舶应用推广等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f9e9e69cdbaffebdf6251b24efe3ca80_6d1278c8c0d1b8546b2923d77a1fec5d.png

严守安全环保防线

引领船舶绿色升级

据悉,宜昌港航作为法定船舶检验机构,坚决扛牢长江大保护的政治责任,坚守船舶安全与环保第一道防线,充分发挥法定检验的示范导向作用,持续引领宜昌船舶蓬勃发展、绿色发展。

迭代升级船型设计,提供绿色船舶新样本。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宜昌港航与船舶修造企业、科研院所、设计单位紧密合作,聚力研发、设计、建造新能源船舶,不断迭代船型设计,不断丰富能源选项,不断创新“绿”色方案。2022年,宜昌新建船舶125艘,36万总吨,占全省一半以上。其中新能源船舶28艘,占全省新建新能源船舶的56%。一批大型化、标准化代表船型相继在宜昌建造下水:全球载电量最大的纯电动船舶——长江三峡1;全国首艘油气双燃料三峡船型示范船舶——帆盛102;全国首艘油气电三能源混合动力船舶——理航渝建1;全国首艘LNG动力三峡船型示范船舶——长航货运2。这些船舶的建造、下水、营运,为保护长江母亲河,推广绿色新能源船舶,提供了宜昌样本。造船首选宜昌,造好船、造大船、造新能源船必选宜昌,已经成为长江中上游船东的广泛共识!

实施受电设施改造,贡献岸电船用新经验。在宜昌市实现港口码头岸电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为加快推进船舶正常使用岸电,使船、岸电力设施无障碍运行,宜昌港航组建工作专班,专注于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工作,累计完成299艘,其中2020年完成16艘,2021年完成76艘,2022年完成207艘。每艘船,以功率为40kW的柴油发电机、平均每天使用10小时来计算,被改造的这299艘船,全年可减少使用燃油926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807吨,节约成本1568万元。减的是无色无味无形的二氧化碳,增的是宜昌航运的绿色气质和品质。宜昌的船舶污染防治工作,已经从传统的防治船舶垃圾、生活污水、油污水等有形的污染,向无色、无味、无形的碳排放进军。

研发环保复合船舶,创造污物回收新方案。“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都去哪儿了?”宜昌港航率先行动,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引导船舶设计单位和船东开展新船型、复合功能设计研发,全国首艘既能回收船舶垃圾、又能回收含油污水、还能回收生活污水的三合一多功能环保回收船,在宜昌诞生。自此,宜昌市陆续建造50余艘多功能环保回收船。这些多功能环保回收船,不仅穿梭服务于三峡待闸锚地,还陆续奔赴重庆、恩施、荆州、武汉等地,接收来自全国各地船舶的污染物,确保一片船舶垃圾、一滴船舶污水都不入江,共护一江清水东流。

提升船检服务保障能力

创新服务绿色发展

一年125艘的建造检验量,1700艘的营运检验量,特别是面对竞相迸发的新能源船舶,对宜昌港航人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宜昌港航争分夺秒,以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自觉,持续开展管理、保障、服务、专业四种能力建设,为引领宜昌市新能源船舶建造,特别是“电化长江”战略不断蓄力,不断借力,不断发力。

完善内控机制,科学管理强效能。为营造更加阳光透明、更加公平公正、更加规范有序的营商环境,在全面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近年来宜昌市港航建设维护中心陆续出台完善《船舶检验工作管理制度》《船舶检验内部管理规定》《船舶检验部门检验质量责任制度》《船舶检验部门培训学习制度》等7个规章制度,坚持程序法定、主体责任、公开公示、关联回避、重点复验五大原则,强化检验过程控制,规范船舶检验行为,让“阳光船检”品牌越来越亮,助力宜昌船检事业高质量发展!

开发两大平台,数据赋能强服务。独创船检档案电子化软件管理平台,形成入库、查找、借阅、监管完整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船检档案管理更为高效,更为安全。首创“e船检”app,开展掌上报检服务,形成船检管理信息公开化、职能在线化、服务便捷化、统计科学化的先进管理和便利服务模式,提供“不接触的检验”,通过数据赋能,打造“智慧船检”,让数据多跑路,让船东“零跑腿”。

建设一中心三基地,贴心服务强保障。高标准建设“湖北省宜昌船舶审图中心”,引进高层次专业审图人员,配置最先进审图设施设备,立足宜昌、面向全省乃至全长江流域开展船舶审图业务,增强宜昌在船舶检验方面的服务保障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打造“宜昌船检服务保障基地暨湖北省验船师实训基地”,靠前服务企业,强产聚链,积极培育验船师青年梯队,助力宜昌船舶工业转型升级。设立临江坪、茅坪“三峡待闸锚地营运检验基地”,以空间换时间,用真心换效率,为宜昌船东提供“不耽搁的船检”。

推进“电化长江”试点示范

助力产业绿色跨越

面对绿色船舶这片蓝海市场,宜昌港航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立足自身职能,汇聚生产、设计、研发、高校等多方合力,努力将宜昌打造为“电化长江”的技术创造者、标准制定者、市场引领者!

携手政产学研,不断研发绿色船舶方案。2023年,宜昌港航将携手宜昌船舶工业园、武汉理工大学、中船719研究所、中船712研究所等行业顶流,成立“新能源船舶研发工作室”,重点聚焦客渡船、观光旅游船、短途运输客船、区间运输货船,重点布局清江画廊和两坝一峡国内水上旅游精品航线,重点突破货运船舶纯电推进技术瓶颈,重点推广精品成熟方案,研发各种场景新能源船型,不断优化升级,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可学、可信、可鉴的绿色船舶方案库,为“电化长江”提供强有力的新能源船舶方案支撑。

升级技术工艺,争当绿色智造先行区。2023年,宜昌港航将联合三峡集团、中船710研究所、中船712研究所、中国船级社在“宜昌船检服务保障基地”建立“船舶智能制造工作室”,打造宜昌“绿色智造”超级IP。聚焦智能切割成形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加快推进关键工艺技术升级,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提升除锈、喷涂、焊接等工艺技术效能,引导宜昌船舶工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力争2027年,全市船舶修造企业一级以上资质超过8家,船舶修造企业生产智能化率达到40%。

发力应用场景,持续打造绿色航运示范区。紧盯“电化长江”总体目标,围绕公务船、旅游观光船、区间短途运输货船、客渡船、滚装运输、船用产品七大应用场景,有的放矢,定向发力。

宜昌港航,首艘纯电动船检公务艇,已开工建造,将示范引领公务船纯电推进。

三峡旅游集团,继长江三峡1之后,2艘油电混合动力旅游船,已开工建造,即将畅游两坝一峡;另有3艘油电混合动力船舶,已经开始方案设计,即将进军高端接待和省际旅游客运领域。

兴山峡口至枝城,纯电动区间磷矿运输船,已经完成初步方案设计,这也意味着,长江中上游首艘纯电推进货船,指日可待。

清江库区,长阳县人民政府已率先印发实施《电化长江建设清江试点示范实施方案》,纯电动客渡船、游览船试验田有了方案保障。

三峡库区,首艘纯电动滚装船舶已进入方案设计阶段。

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欣旺达、天津力神先后落户宜昌,全国最大最优船用动力电池输出地,无疑,必属宜昌!

健全产业链条,做强绿色产业集聚区。立足双碳背景,绿色智能船舶,已经成为继蒸汽机和内燃机之后,从动力和操控层面,引起的船舶工业第三次历史性变革,其未来发展,必然深刻影响船舶产业链的重新优化布局。2023年,宜昌港航,将以高质量的绿色智能船用产品认证认可为支点,以船舶用品展示交易为杠杆,引导绿色智能船舶用品生产企业、船舶配件销售商入驻经营,大力招引大功率电机、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消防设备、智能航行设备等厂商,吸引船舶上下游产业在宜昌集聚发展,完善船舶产业链,进一步提升宜昌船舶工业能级。到2025年,培育3-5家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链配套骨干企业,让宜昌成为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关键要素聚集地。

下一步,宜昌港航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精准落实市委七届三次全体会议精神,做好“江”的文章,发挥好“水”的优势,用好“电”的资源,在电动船舶制造、技术标准等方面先行试点示范,推动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在宜昌发展壮大。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新能源船舶在宜昌设计、在宜昌建造、从宜昌启航,为建设“山水辉映、蓝绿交织、人城相融”的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贡献交通港航力量!




















宜昌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