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看见宜昌高新区
8月25日
科技领军企业家宜昌行暨
宜昌市城市创新场景发布会
高新区专场
在城区隆重举行
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姚迎九以
《向高而攀、迎新而进、聚才而赢》
向世界推介国家级高新区——宜昌高新区
并向四海贤俊、八方英才
发出邀约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围绕生命健康产业、化工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布了宜昌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湖北宜化集团、华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宜昌)、湖北长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7大城市创新场景项目以及技术、人才需求。
▲宜昌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姚迎九发布推介词
当前,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擘画了“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双碳引领、枢纽赋能、强产兴城”的嘹亮号角,宜昌高新区正紧扣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以产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产,深化城市场景营城,聚力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奋力争当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
宜昌自贸片区(高新区) 朱发谨 摄
在“产才融合”的助推下,全区经济发展势头正盛、劲头正足,主要指标增速连续两年领跑全市,今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9.4%、17.9%、26.2%,均位居全市第一。
蓬勃向上的宜昌高新沃土
正呈现出百舸争流的产业发展盛景
近年来,高新区坚持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培育产业增长新动能,不断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迈进,形成生命健康、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集群成链、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其中,生命健康产业聚集了人福药业、华强科技、安琪集团、百事可乐等龙头企业,获批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建成国家火炬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正着力打造宜昌生物医药产业地标、全国一流仿制药生产基地。化工新材料产业依托宁德时代邦普、欣旺达东风等头部企业,致力向动力电池、氟基新材料裂变升级,加速朝千亿产业目标迈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培育了中船重工、长机科技、中南鹏力、黑旋风锯业等一大批小巨人企业,引进了浙富控股集团,正抢抓全国万亿级抽水蓄能市场机遇,打造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的清洁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华工产业技术研究院
宜昌宜昌云计算孵化器
欣欣向荣的宜昌高新热土
正呈现出千帆竞发的城市发展盛景
高新区主动承担全市开发建设“拓荒牛”的职责和使命,先后开发建设了东山园区、白洋工业园、生物产业园等一批现代化、专业化工业园区,正全力推进生物产业园三期开发和白洋田家河化工片区、机电产业园片区、粮食产业园片区建设,项目现场车水马龙、塔吊林立,一派热火朝天、气势如虹的兴盛景象。
动土科技
资源汇聚的宜昌高新厚土
正呈现出万马奔腾创新发展盛景
高新区把人才和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高端人才引进、高新企业倍增、创新平台赋能、关键技术转化“四大工程”,成立了全市首家国家重点高校建设的地方产业研究院—华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正着力打造“宜荆荆”都市圈科技创新集聚区和策源地。
截至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一,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孵化载体分别占全市占25%、50%,孵化载体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近180件,成为全市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成果最丰硕、创新氛围最浓厚的区域之一,成功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高端人才引领型特色载体建设单位。
宜昌综合保税区 陈刚 摄
开放包容的宜昌高新乐土
正呈现出众星揽月的人才发展盛景
高新区充分发挥高新区、自贸片区、综保区“三区叠加”的开放优势,深入实施“三峡英才”计划,完善出台科技创新奖励新政,每年拿出1800万元用于人才补贴,连续三年累计兑现科创奖励资金1.2亿元,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兑现“真心实意”的承诺,奖励“真材实料”的创新,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
未来5年,高新区还将陆续投入8亿元用于各类人才政策补贴和人才项目建设,确保实现引才5万人目标。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
市委七届五次全会
赋予了宜昌高新区
开发建设东部产业新区的历史使命
委以“打造宜昌产业发展新引擎
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发展重任
高新区将以“五湖四海聚人才”的决心
“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诚意
广开进贤之路、广聚天下英才
让各路英才在宜昌高新区
释放智慧和激情
实现理想和抱负
才聚宜昌 智汇高新
宜昌高新区
承载着一个人梦想的实现
助力着一群人梦想的崛起
每一刻
高新区因人才的汇聚而生生不熄
这一刻
高新区向天下英才发出诚挚召唤
会师白洋 饮马长江
成为新区崛起的
宜昌人才网
科技领军企业家宜昌行暨
宜昌市城市创新场景发布会
高新区专场
在城区隆重举行
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姚迎九以
《向高而攀、迎新而进、聚才而赢》
向世界推介国家级高新区——宜昌高新区
并向四海贤俊、八方英才
发出邀约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围绕生命健康产业、化工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布了宜昌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湖北宜化集团、华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宜昌)、湖北长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7大城市创新场景项目以及技术、人才需求。
▲宜昌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姚迎九发布推介词
当前,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擘画了“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双碳引领、枢纽赋能、强产兴城”的嘹亮号角,宜昌高新区正紧扣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以产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产,深化城市场景营城,聚力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奋力争当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
宜昌自贸片区(高新区) 朱发谨 摄
在“产才融合”的助推下,全区经济发展势头正盛、劲头正足,主要指标增速连续两年领跑全市,今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9.4%、17.9%、26.2%,均位居全市第一。
蓬勃向上的宜昌高新沃土
正呈现出百舸争流的产业发展盛景
近年来,高新区坚持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培育产业增长新动能,不断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迈进,形成生命健康、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集群成链、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其中,生命健康产业聚集了人福药业、华强科技、安琪集团、百事可乐等龙头企业,获批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建成国家火炬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正着力打造宜昌生物医药产业地标、全国一流仿制药生产基地。化工新材料产业依托宁德时代邦普、欣旺达东风等头部企业,致力向动力电池、氟基新材料裂变升级,加速朝千亿产业目标迈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培育了中船重工、长机科技、中南鹏力、黑旋风锯业等一大批小巨人企业,引进了浙富控股集团,正抢抓全国万亿级抽水蓄能市场机遇,打造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的清洁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华工产业技术研究院
宜昌宜昌云计算孵化器
欣欣向荣的宜昌高新热土
正呈现出千帆竞发的城市发展盛景
高新区主动承担全市开发建设“拓荒牛”的职责和使命,先后开发建设了东山园区、白洋工业园、生物产业园等一批现代化、专业化工业园区,正全力推进生物产业园三期开发和白洋田家河化工片区、机电产业园片区、粮食产业园片区建设,项目现场车水马龙、塔吊林立,一派热火朝天、气势如虹的兴盛景象。
动土科技
资源汇聚的宜昌高新厚土
正呈现出万马奔腾创新发展盛景
高新区把人才和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高端人才引进、高新企业倍增、创新平台赋能、关键技术转化“四大工程”,成立了全市首家国家重点高校建设的地方产业研究院—华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正着力打造“宜荆荆”都市圈科技创新集聚区和策源地。
截至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一,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孵化载体分别占全市占25%、50%,孵化载体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近180件,成为全市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成果最丰硕、创新氛围最浓厚的区域之一,成功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高端人才引领型特色载体建设单位。
宜昌综合保税区 陈刚 摄
开放包容的宜昌高新乐土
正呈现出众星揽月的人才发展盛景
高新区充分发挥高新区、自贸片区、综保区“三区叠加”的开放优势,深入实施“三峡英才”计划,完善出台科技创新奖励新政,每年拿出1800万元用于人才补贴,连续三年累计兑现科创奖励资金1.2亿元,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兑现“真心实意”的承诺,奖励“真材实料”的创新,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
未来5年,高新区还将陆续投入8亿元用于各类人才政策补贴和人才项目建设,确保实现引才5万人目标。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
市委七届五次全会
赋予了宜昌高新区
开发建设东部产业新区的历史使命
委以“打造宜昌产业发展新引擎
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发展重任
高新区将以“五湖四海聚人才”的决心
“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诚意
广开进贤之路、广聚天下英才
让各路英才在宜昌高新区
释放智慧和激情
实现理想和抱负
才聚宜昌 智汇高新
宜昌高新区
承载着一个人梦想的实现
助力着一群人梦想的崛起
每一刻
高新区因人才的汇聚而生生不熄
这一刻
高新区向天下英才发出诚挚召唤
会师白洋 饮马长江
成为新区崛起的
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
宜昌人才网
下一条:
湖北宜昌:“锁”悬崖 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