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宜昌:奋力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7日07:34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振华宇科(襄阳高新区)智慧创新产业园内,员工在手机背光车间作业。
2022年7月5日,位于襄阳的湖北隆中实验室挂牌。
湖北三峡实验室内,兴发集团电子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贺兆波博士正带领科技人员团队进行蚀刻液性能测试。
宜昌酵母营养科技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千年古城襄阳、生态名城宜昌,是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宜昌是湖北省南、北两个列阵的龙头。打造襄阳、宜昌等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是湖北建设科技强省、形成全域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
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襄阳、宜昌切实强化使命担当,奋力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提档升级、高质量成果转化、高水平人才集聚、高效率协同创新,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应有贡献。
襄阳:聚焦“一核三城”建设 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400.7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207.4亿元,稳居全省第2位,占GDP比重达到22.7%,比2012年提高6.7个百分点。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国牌,连续十一年获评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市。襄阳高新区综合排名稳步上升,迈入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方阵。
这些成绩取得的背后,是襄阳市委、市政府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全市科技创新总体水平加速提升;是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等加大研发力度,坚持不懈追求新技术、新工艺;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矢志不渝、深入研究、攻坚克难、奋发作为。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襄阳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都把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进行了周密部署。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切实强化使命担当,牢固树立“科技创新没有旁观者”的责任意识,加快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强动能。
“把协同创新作为强大撬动力,加快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襄阳市科技局局长金波表示,市科技局将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力争把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优化区域创新布局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今年上半年,襄阳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83.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8%;1至9月,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15.6亿元,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质效显著提升。
“一核三城”建设加快推进。2021年,《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印发,建设以襄阳高新区为创新驱动核,襄阳(高新)科技城、襄阳(东津)科学城、襄阳(尹集)大学城为引擎的“一核三城”创新高地。截至目前,襄阳高新区综合排名跻身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方阵;襄阳(高新)科技城一期、二期已建成,87家企业和高校入驻或签约,襄阳湖北工业大学产业研究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智能汽车(襄阳)产业学院投入运营;武汉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襄阳示范区第一批120名师生顺利入住。
县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襄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得科技部批准,枣阳、老河口开发区被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高新区,填补了襄阳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高新区的空白;谷城、枣阳、保康、襄州、老河口跻身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数量达6家,其中国家、省级各3家。目前,老河口省级高新区正在积极筹备申报国家级高新区,谷城、宜城、襄城正在积极创建省级高新区;谷城被列入全省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区)重点培育对象,宜城正在积极申报省级创新型县(市、区);襄城正在积极筹备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向国家级的提档升级。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
加快培育创新主体
湖北隆中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已经与襄阳科技型企业形成了紧密的“硬科技”朋友圈,目前已合作实施科技攻关项目54项,联合申报科技项目25项,为提升先进车用材料领域原始创新能力提供了核心支撑。
截至2021年底,全市各类创新创业平台累计达756个,其中国家级28个,省级406个,市级322个,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87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196家,湖北省科创“新物种”瞪羚企业入库33家,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二。
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83.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8%。
聚焦核心技术攻关
组织实施科技专项
近三年来,围绕全市“135”产业体系暨13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共组织实施国家级科技专项49项,省级项目293项,市级项目186项,累计对上争取资金及本级投入财政资金1.83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10亿余元,突破了一批制约襄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共性核心技术。探索科研项目“揭榜挂帅”。聚焦全市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的重大技术需求,累计发布“揭榜制”科研项目24个,面向全国遴选优秀科研攻关团队,吸引30多家科研单位揭榜,确定参与项目实施的合作单位13家。
启动实施隆中实验室科技专项,在全省率先引入“赛马制”,累计拿出1000万元支持隆中实验室项目攻关,由湖北隆中实验室6家参建高校院所牵头,联合襄阳市13家企业合计提交了10个项目申请,目前正在筹备立项评审,助推襄阳市车用新材料及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链提档升级。
深化产学研合作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常态化开展“联百校·转千果”“襄十随神”科技成果转化推介会等重大产学研对接活动,推动科技成果在襄阳落地转化。近三年开展成果转化活动12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500余项,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471亿元。汉江科联网二期建设开发调试工作已基本完成,推动了科技文献资源、科学仪器、科研机构、科技成果、惠企政策等与科技型企业有效对接。
今年1至9月,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15.6亿元,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质效显著提升。同比增速78.63%。近三年全市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33项,襄阳中车电机公司李伟业团队“轨道列车永磁同步牵引电机高功率密度与节能降噪技术研究”项目荣获2021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集聚创新资源要素
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全省首个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落户襄阳。面向全国开展襄阳市“科创顾问”选聘活动,首席技术专家遴选常态化,以科技特派员、科经专员为主的科技服务人才队伍服务成效明显。出台襄阳市“1+7”人才新政,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推进科技惠企政策“无申请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等13个事项纳入全市“无申请兑现”改革范围,2022年已兑现高企奖励资金7340万元,支持资金创历年新高。依托襄阳企业创新能力评级系统,全市246家科技型企业完成创新能力评级,与微众银行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微众银行在襄阳授信企业超过600家,授信总额近3亿元。(常丽)
宜昌:布局“六个一”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再提速
党的十八大以来,宜昌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连续四年位列优秀等次第1名,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区域科技创新生态指数位列全省同类市州第1名,迈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
宜昌市委、市政府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努力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主要负责同志系统谋划、靠前指挥、高位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宜昌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危爱民表示,宜昌以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主线,“1+2”政策体系深化实施,“六个一”创新布局成效凸显,全域创新格局加速构建,三峡实验室围绕绿色化工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正加速攻关。2021年度全市研发投入达到128.13亿元,占GDP比重为2.55%,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排名第二。2022年1至9月,宜昌高新技术企业完成注册数为592家,完成提交数575家;评审通过数量为509家,全省排名第二。全市共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488家,同比增速为60.17%。1至9月,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为214.94亿元,同比增速为47%。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速推进
狠抓工作落实,宜昌纵深推进以“三峡实验室、宜昌高新区、宜昌科教城、环三峡大学创新生态圈、市域创新联合体、宜荆荆科创走廊”为核心的“六个一”创新布局。三峡实验室实体化运行,正加速攻关磷石膏综合应用关键技术;宜昌高新区邦普循环、邦普宜化、和远电子特气加快建设。
牵好科技创新投入“牛鼻子”。三峡实验室预算投资8.7亿元实施重点科研项目145项,重点开展磷石膏无害化处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人员达到313人。宜昌科教城系统谋划“科、教、产、城”四类项目222个,总投资1880亿元。打造“环三峡大学创新生态圈”,重点推进“一港一城”“两区三谷”“特色多园”项目建设,谋划重点建设项目48项,总投资57.98亿元。
今年以来,宜昌科技创新支出总额及增速持续稳居全省同类市州第一。引导企业加大科研预算投入,宜昌人福研发预算9.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5.5%。奥美医疗研发预算超过2亿元,是近三年研发投入总和。兴发集团、宜化集团、三宁化工、安琪集团的研发预算分别达到8.9亿元、8.7亿元、6.5亿元、7.8亿元,增幅均在20%以上。
科技创新投入的大幅增加,直接促进产业动能持续增强。今年1至9月,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17.5%。
科技创新平台聚力攻关
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实验室体系,系统重构龙头企业创新行为方式。在生物医药产业链,推动安琪酵母参与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全国重点实验室组建。全市66家规上生物医药企业,建成研发平台37个,组建研发团队44个,投入31.48亿元,开展研发项目352项。生物医药产业研发人员突破5000人,其中,宜昌人福研发人员扩充至2000人,在研项目达到192项,承担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1项。
在清洁能源产业链,加快筹建清洁能源研究院,围绕绿色水能、电化长江、氢能与燃料电池、储能技术、智能电网等方向开展研发,服务宜昌清洁能源之都建设。开展清洁能源创新成果发布,发布“光伏组件积灰发热影响分析及智能解决方案”“制氢技术与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等8大优秀成果。
在绿色化工产业链,充分发挥三峡实验室创新引领作用,新组建新能源关键材料研发中心,开展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电池级氟化锂、六氟磷酸锂等制备与改性技术研究。在高性能BOE蚀刻液技术、磷石膏治理等领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年内实现突破。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依托东土科技建设制造业数字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已完成初步方案设计。
科技支撑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全市高企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同比大幅增长。企业积极转变创新行为方式,谋划科技创新项目750个,总投资527.92亿元,谋划科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28个,总投资额达566亿元。向上争取一批中央引导地方、助企纾困、乡村振兴科技支撑项目,争取资金过亿元,其中,组织三峡实验室、兴发集团、安谱等申报的项目分别获批中央财政资金1800万元、2800万元、1939万元,单个项目争取国家级项目资金额度屡创新高。出台《科技创新人才专项引育行动计划》,与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等高校开展广泛合作,引进大专以上人才占比全市第一。评选认定2022年市级双创战略团队30个、青年领军人才40名。新增3家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10家省级孵化、创新示范基地,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14.94亿元。
形成协同创新发展“朋友圈”
通过“政府搭平台、企业提需求、专家解难题”的方式,精准对接高校智力资源。点军区政府与武汉理工大学、五峰县政府与三峡大学已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安琪酵母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建农业微生物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全市167家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共建“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其中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50家,居全省第一。
成立“宜荆荆恩”城市群区域创新联盟,签订《创新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先后组织院士专家携手“宜荆荆恩”对接活动(武汉理工大学专场)、“宜荆荆恩”片区高企认定培训会等活动,搭建共享协作渠道,服务支撑都市圈建设。据统计,宜昌443家企业与221家高校、科研院所共签订合作协议541项,建立了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合作。
宜昌人才网
湖北振华宇科(襄阳高新区)智慧创新产业园内,员工在手机背光车间作业。
2022年7月5日,位于襄阳的湖北隆中实验室挂牌。
湖北三峡实验室内,兴发集团电子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贺兆波博士正带领科技人员团队进行蚀刻液性能测试。
宜昌酵母营养科技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千年古城襄阳、生态名城宜昌,是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宜昌是湖北省南、北两个列阵的龙头。打造襄阳、宜昌等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是湖北建设科技强省、形成全域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
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襄阳、宜昌切实强化使命担当,奋力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提档升级、高质量成果转化、高水平人才集聚、高效率协同创新,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应有贡献。
襄阳:聚焦“一核三城”建设 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400.7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207.4亿元,稳居全省第2位,占GDP比重达到22.7%,比2012年提高6.7个百分点。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国牌,连续十一年获评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市。襄阳高新区综合排名稳步上升,迈入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方阵。
这些成绩取得的背后,是襄阳市委、市政府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全市科技创新总体水平加速提升;是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等加大研发力度,坚持不懈追求新技术、新工艺;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矢志不渝、深入研究、攻坚克难、奋发作为。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襄阳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都把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进行了周密部署。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切实强化使命担当,牢固树立“科技创新没有旁观者”的责任意识,加快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强动能。
“把协同创新作为强大撬动力,加快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襄阳市科技局局长金波表示,市科技局将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力争把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优化区域创新布局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今年上半年,襄阳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83.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8%;1至9月,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15.6亿元,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质效显著提升。
“一核三城”建设加快推进。2021年,《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印发,建设以襄阳高新区为创新驱动核,襄阳(高新)科技城、襄阳(东津)科学城、襄阳(尹集)大学城为引擎的“一核三城”创新高地。截至目前,襄阳高新区综合排名跻身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方阵;襄阳(高新)科技城一期、二期已建成,87家企业和高校入驻或签约,襄阳湖北工业大学产业研究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智能汽车(襄阳)产业学院投入运营;武汉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襄阳示范区第一批120名师生顺利入住。
县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襄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得科技部批准,枣阳、老河口开发区被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高新区,填补了襄阳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高新区的空白;谷城、枣阳、保康、襄州、老河口跻身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数量达6家,其中国家、省级各3家。目前,老河口省级高新区正在积极筹备申报国家级高新区,谷城、宜城、襄城正在积极创建省级高新区;谷城被列入全省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区)重点培育对象,宜城正在积极申报省级创新型县(市、区);襄城正在积极筹备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向国家级的提档升级。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
加快培育创新主体
湖北隆中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已经与襄阳科技型企业形成了紧密的“硬科技”朋友圈,目前已合作实施科技攻关项目54项,联合申报科技项目25项,为提升先进车用材料领域原始创新能力提供了核心支撑。
截至2021年底,全市各类创新创业平台累计达756个,其中国家级28个,省级406个,市级322个,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87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196家,湖北省科创“新物种”瞪羚企业入库33家,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二。
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83.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8%。
聚焦核心技术攻关
组织实施科技专项
近三年来,围绕全市“135”产业体系暨13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共组织实施国家级科技专项49项,省级项目293项,市级项目186项,累计对上争取资金及本级投入财政资金1.83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10亿余元,突破了一批制约襄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共性核心技术。探索科研项目“揭榜挂帅”。聚焦全市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的重大技术需求,累计发布“揭榜制”科研项目24个,面向全国遴选优秀科研攻关团队,吸引30多家科研单位揭榜,确定参与项目实施的合作单位13家。
启动实施隆中实验室科技专项,在全省率先引入“赛马制”,累计拿出1000万元支持隆中实验室项目攻关,由湖北隆中实验室6家参建高校院所牵头,联合襄阳市13家企业合计提交了10个项目申请,目前正在筹备立项评审,助推襄阳市车用新材料及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链提档升级。
深化产学研合作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常态化开展“联百校·转千果”“襄十随神”科技成果转化推介会等重大产学研对接活动,推动科技成果在襄阳落地转化。近三年开展成果转化活动12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500余项,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471亿元。汉江科联网二期建设开发调试工作已基本完成,推动了科技文献资源、科学仪器、科研机构、科技成果、惠企政策等与科技型企业有效对接。
今年1至9月,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15.6亿元,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质效显著提升。同比增速78.63%。近三年全市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33项,襄阳中车电机公司李伟业团队“轨道列车永磁同步牵引电机高功率密度与节能降噪技术研究”项目荣获2021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集聚创新资源要素
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全省首个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落户襄阳。面向全国开展襄阳市“科创顾问”选聘活动,首席技术专家遴选常态化,以科技特派员、科经专员为主的科技服务人才队伍服务成效明显。出台襄阳市“1+7”人才新政,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推进科技惠企政策“无申请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等13个事项纳入全市“无申请兑现”改革范围,2022年已兑现高企奖励资金7340万元,支持资金创历年新高。依托襄阳企业创新能力评级系统,全市246家科技型企业完成创新能力评级,与微众银行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微众银行在襄阳授信企业超过600家,授信总额近3亿元。(常丽)
宜昌:布局“六个一”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再提速
党的十八大以来,宜昌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连续四年位列优秀等次第1名,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区域科技创新生态指数位列全省同类市州第1名,迈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
宜昌市委、市政府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努力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主要负责同志系统谋划、靠前指挥、高位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宜昌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危爱民表示,宜昌以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主线,“1+2”政策体系深化实施,“六个一”创新布局成效凸显,全域创新格局加速构建,三峡实验室围绕绿色化工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正加速攻关。2021年度全市研发投入达到128.13亿元,占GDP比重为2.55%,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排名第二。2022年1至9月,宜昌高新技术企业完成注册数为592家,完成提交数575家;评审通过数量为509家,全省排名第二。全市共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488家,同比增速为60.17%。1至9月,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为214.94亿元,同比增速为47%。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速推进
狠抓工作落实,宜昌纵深推进以“三峡实验室、宜昌高新区、宜昌科教城、环三峡大学创新生态圈、市域创新联合体、宜荆荆科创走廊”为核心的“六个一”创新布局。三峡实验室实体化运行,正加速攻关磷石膏综合应用关键技术;宜昌高新区邦普循环、邦普宜化、和远电子特气加快建设。
牵好科技创新投入“牛鼻子”。三峡实验室预算投资8.7亿元实施重点科研项目145项,重点开展磷石膏无害化处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人员达到313人。宜昌科教城系统谋划“科、教、产、城”四类项目222个,总投资1880亿元。打造“环三峡大学创新生态圈”,重点推进“一港一城”“两区三谷”“特色多园”项目建设,谋划重点建设项目48项,总投资57.98亿元。
今年以来,宜昌科技创新支出总额及增速持续稳居全省同类市州第一。引导企业加大科研预算投入,宜昌人福研发预算9.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5.5%。奥美医疗研发预算超过2亿元,是近三年研发投入总和。兴发集团、宜化集团、三宁化工、安琪集团的研发预算分别达到8.9亿元、8.7亿元、6.5亿元、7.8亿元,增幅均在20%以上。
科技创新投入的大幅增加,直接促进产业动能持续增强。今年1至9月,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17.5%。
科技创新平台聚力攻关
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实验室体系,系统重构龙头企业创新行为方式。在生物医药产业链,推动安琪酵母参与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全国重点实验室组建。全市66家规上生物医药企业,建成研发平台37个,组建研发团队44个,投入31.48亿元,开展研发项目352项。生物医药产业研发人员突破5000人,其中,宜昌人福研发人员扩充至2000人,在研项目达到192项,承担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1项。
在清洁能源产业链,加快筹建清洁能源研究院,围绕绿色水能、电化长江、氢能与燃料电池、储能技术、智能电网等方向开展研发,服务宜昌清洁能源之都建设。开展清洁能源创新成果发布,发布“光伏组件积灰发热影响分析及智能解决方案”“制氢技术与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等8大优秀成果。
在绿色化工产业链,充分发挥三峡实验室创新引领作用,新组建新能源关键材料研发中心,开展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电池级氟化锂、六氟磷酸锂等制备与改性技术研究。在高性能BOE蚀刻液技术、磷石膏治理等领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年内实现突破。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依托东土科技建设制造业数字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已完成初步方案设计。
科技支撑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全市高企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同比大幅增长。企业积极转变创新行为方式,谋划科技创新项目750个,总投资527.92亿元,谋划科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28个,总投资额达566亿元。向上争取一批中央引导地方、助企纾困、乡村振兴科技支撑项目,争取资金过亿元,其中,组织三峡实验室、兴发集团、安谱等申报的项目分别获批中央财政资金1800万元、2800万元、1939万元,单个项目争取国家级项目资金额度屡创新高。出台《科技创新人才专项引育行动计划》,与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等高校开展广泛合作,引进大专以上人才占比全市第一。评选认定2022年市级双创战略团队30个、青年领军人才40名。新增3家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10家省级孵化、创新示范基地,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14.94亿元。
形成协同创新发展“朋友圈”
通过“政府搭平台、企业提需求、专家解难题”的方式,精准对接高校智力资源。点军区政府与武汉理工大学、五峰县政府与三峡大学已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安琪酵母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建农业微生物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全市167家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共建“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其中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50家,居全省第一。
成立“宜荆荆恩”城市群区域创新联盟,签订《创新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先后组织院士专家携手“宜荆荆恩”对接活动(武汉理工大学专场)、“宜荆荆恩”片区高企认定培训会等活动,搭建共享协作渠道,服务支撑都市圈建设。据统计,宜昌443家企业与221家高校、科研院所共签订合作协议541项,建立了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合作。
下一步,宜昌科技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 十大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要求,紧扣“投入、人才”等核心要素,不断加快推进区域创新中心建设进程,为科技强省建设作出宜昌贡献。